好友阿絢說, 通常等忙完後, 悲傷才會開始, 到時她隨時待命, 半夜也可以call 她. ( 我說阿絢啊, 再二個星期要去生小孩的人啦, 不能call 妳啦).



我猜是吧, 這二天除了睡覺吃飯, 就是準備她的衣服, 要給她帶走的東西, 像布娃娃, 夏天冬天衣服各一套, 慶生會時人家送她的紙鶴等. 另外就是在剪輯她的照片, 影片, 準備在告別式上播放.



她的幾千張照片, 許多的影片, 這三個月來我都不知看過多少次, 都快倒背如流了. 因此現在一再反覆的看, 其實並不覺得悲傷, 只是覺得她活靈活現的, 超可愛.



但是每天清晨五六點時, 我的胸口心輪的地方, 都很悶, 很痛. 我想, 是埋在裡頭的傷心難過, 一時還出不來的關係吧.



遠在澳洲的學妹google talk 跟我推薦一本奇想之年,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5561 ) , 看了一些推薦序後, 我連忙把網站關起來. 那深深的對悲慟的描寫, 實在太直指人心, 令人心慌.



其實, 我是知道的. 悲傷是不能太過壓抑的, 長年對生離死別頗有感觸的我, 早已看過好多本討論如何處理親人離別情緒的書. 書上說, 其實, 不應該去勸慰家屬不要難過, 或者, 說些請早日振作心情, 請堅強之類的話. 因為, 沒有人對生離死別沒有感受, 去要人不要難過, 等於去叫對方把自己的傷心感受壓下去, 要對方無論心情如何, 趕快再展笑顏給大家看. 但是, 這反而讓家屬不得不壓抑自己, 去配合周圍人的期待與要求. 真的早日振作的人, 不見得已經處理好他自己. 個人覺得, 只要不要去自殺, 不要自殘, 其它的, 應該尊重當事人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及花費的時間.



先生說, 其實他多希望告別式, 火化等, 只有他和我和蕾蕾三個人, 其他什麼人他誰也不想見, 誰也不想理, 包括他自己的家人( 他每次都這樣說, 但真正少數那2-3個摯友來時, 看得出來他還是有被安慰到), . 只是作媽咪的我, 總是習慣有朋友至親的陪伴, 而且, 家人也想在這段路程陪伴我們, 因此, 最後還是從善如流.



不過, 人多嘴雜時, 有時很討厭是真的. 在蕾蕾離開的那瞬間, 我將她抱在懷裡時, 觀念傳統的婆婆忽然冒出一句話, “ 一滴眼淚都不能掉, 不然她會牽掛”. 其實我是很錯愕的, 怎麼可以禁止我哭呢? 太過份了.



後來婆婆一走, 我就跟護士譙了一下, “ 不哭會得內傷耶, 拜託. ”.



所以, 告別式那天有要來的朋友, 我只需要你們安安靜靜的陪伴, 不需要安慰我, 也不需要叫我們不要難過, ( 爸比最討厭人家叫他不要難過). 看見你們, 就已經安慰到我了, 毋需言語.



而在blog 上留言的朋友, 不用担心, 無論你們寫什麼, 我都有收到你們的關心. 希望這一段路程, 都能給各位的人生帶來一些影響或感受.



以及



記得好好去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