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咪有一搭沒一搭的”教學” 之下, 小mo 的唐詩學習竟然邁入第四首了.

第一首是約四五個月前, 小mo 開始很愛學人說話時, 媽咪常不知要教他說什麼話, 請, 謝謝, 對不起這一類的保母都會教了, 我一時也想不出來還要教什麼. 於是閒來無事, 就常唸 “登鸛雀樓”給小mo 聽: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唸著唸著有一天, 發現我唸完白日依山盡的時候, 小mo 竟然會自己跟著唸下去, 黃河入海流….等等. 從來沒想過未滿二歲的小孩就會背詩的我, 忽然覺得很好玩. 於是開始天天唸給他聽.

過了一陣子, 這首差不多滾瓜爛熟了, 媽咪發現小mo 很愛看的巧虎有一集的片尾在教”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雖然我委實不解巧虎為什麼要教小朋友唱 “相思”, 不過, 反正句子琅琅上口, 媽咪也就從善如流的天天陪小mo 唱”相思”.

到了上個月, 二首我都唸膩了, 開始教他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小mo 很快的背了起來, 而且超級喜歡. 我雖然每首詩都有解釋意思給他聽, 但其實不知他到底懂不懂. 不過說起來, 唐詩其實跟白話文也差不多, 我想他對唐詩的理解能力, 跟對” 小mo, 幫媽媽把弟弟的尿布拿去垃圾筒丟” 的理解能力也差不了多少吧. 所以, 我假設他其實或多或少知道詩的意思, 推測他也許很喜歡這首詩的意境或感覺吧. 或者是這首詩的抑揚頓挫唸起來很響亮, 感覺像唱歌一樣. 總之他幾乎整天都自言自語在唸這首詩, 玩玩具時也唸, 坐車時也唸, 去保母家也唸. 清脆的童音唸起詩來, 特別的好聽.

最近, 媽咪開始唸第四首,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也是意思很簡單的一首詩.

沒想到, 小mo 唸到舌頭打結. 到最後一句, 簡直唸成處處處處處.

我自己反覆唸了幾次, 忽然發現, 對耶, 這首也是從小唸到大的詩, 其實不太好唸. 特別第三句, 音都很像, 但一下有捲舌(只…山中), 一下沒捲舌( …在此…). 第二句裡也有, “師”才把舌頭捲上去, “採” 又馬上要把舌頭放下來. 而最後一句, 又連二個捲舌音 – “知處”.

我回頭去看前面三首詩, 發現一個句子裡, 很少有二個捲舌音的. 就算有, 也離很遠的在第一個字和最後一個字( 春來發幾枝), 或者乾脆連音( 處處聞…). 讓我們的舌頭來得及反應. 相較之下, “尋隱者不遇” 簡直像繞口令.

所以, 還是算了. 我決定跳過去, 先來唸個 “ 憫農詩”, 順便教小mo 不要再把飯粒在桌上地上亂玩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不過, 唸了數天, 小mo 最喜歡的還是 “春曉”…整天喃喃自語的唸處處聞啼鳥. 還會把尾音提高加拉長, “鳥~~~~~”.

算了, 他喜歡就好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育兒 唐詩
    全站熱搜

    julia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