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我還不算三十歲,在今年五月之前,都還有資格說我是二字頭的。
到底三十歲有什麼特別呢? 二十九與三十的交界,也不過是那午夜鐘聲一響而已啊,皺紋不會因為十二點鐘一敲就忽然多一條,身材也不會一夜之間就忽然走樣,到底有什麼好緊張的呢? 我一直不明白。
直到最近,驚覺自己竟然開始有點歐巴桑傾向。
- Apr 12 Wed 2006 17:54
前三十歲症候群
- Apr 12 Wed 2006 17:53
晴天.發呆
巴黎今天天氣很好。
在過了好些天又是雪、又是雨、又是太陽,飄忽不定的日子後,今天難得的整天風和日麗。 雖然氣溫始終在三五度左右徘徊,但抬頭便見滿片藍天陽光的感覺總是好的。
剛開始實習的前二個月,一個星期只要到公司報到四天,星期三則回學校上課。 但課時有時無,有也只是半天,因此星期三常得浮生半日閒。
- Apr 12 Wed 2006 17:51
Life is rolling
鄉愁,總在最不經意的時候襲來。
周末的下午,和朋友約在香榭麗榭大道上的Gaumont 戲院看電影,之後再和另一群朋友會合去一個飯局。本應該二點半就出門,卻因為貪看網路文章又耽擱了一陣。 想到看錶時已經正正二點半,只好匆匆換了衣服化了淡妝就準備走人。 一開門突然想起地鐵轉來轉去約也要花個四五十分鐘才能到凱旋門,隨手又抓起了隨身聽才出門。在巷子口搭一段公車到了地鐵站,已經有點遲到我三步倂作二步連跑帶跳過了票口下了樓梯衝向已經響起關門鈴的電車。跳上車,看看錶,三點零五分,心裡舒了一口氣,不會遲到超過十分鐘,還可以接受。
這時才想起隨身聽裡不知有沒有唱片。
- Apr 12 Wed 2006 17:50
十七歲的天空
最近巴黎放映了宮崎駿的舊作”天空之城”,這部在亞洲頗為知名的卡通在法國還是第一次上演。主要是因為近年日本卡通打入法國市場,去年的”神隱少女”大為賣座,因此法國片商又引進這部經典舊作。我迫不及待的又去看了一次。
第一次看這部片,是十七歲的時候,距現在快十三年了… 那時台灣還沒有什麼日劇,雖然有日本電視卡通,但電影則完全沒有。會看到這部片是因為當時參加教育部主辦的一個高中生物理研習營,由某國立大學承辦。當時那些學長不知那裡買到的錄影帶( 那可是沒有VCD,沒有email,沒有BBS 的時代…),在某個演講廳弄了個projector 和投射螢幕就看起電影來了。
天空之城的故事很多人應該都耳熟能詳。它是描述一個傳說中飄在天空上的城堡,有著美麗的景致,無盡的寶藏,先進的文明科技,加上在能在天空中隨意來去的自由。多年來一直為無數野心家,軍隊,冒險家所覬覦。故事則從隱到人間的Laputa ( 城堡之名) 家族後代為人發現並被脅迫找出重回天空之城的路開始。女主角Sheeta( Laputa 的皇家小公主) 與男主角Pazu( 一心完成父親夢想,證明Laputa真的存在的小男生) 都是十二三歲的年紀。
- Apr 12 Wed 2006 17:46
逗點
離家獨立生活第十二個年頭,第十四次搬家。如果大學時從同棟宿舍一樓搬到二樓再搬到四樓的二次不算真的搬家的話,就恰恰好是第十二次.
不知紫微斗數中這要怎麼算? 是命中帶驛馬,累得我如此奔波,或者上輩子我是個少奶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以這輩子得反過來,大江南北走透透?
明天,就是第十二次搬家,平均不到一年搬一次。
- Apr 12 Wed 2006 17:35
我家的蘿蔔排骨稀飯
近日病得厲害。
隨著巴黎氣溫上上下下,一下飄雪一下細雨,一下負五度一下正十度的,我的身體終於也跟著錯亂了起來,早上還活蹦亂跳的,晚上就躺在床上動彈不得,莫名的上吐下瀉全身酸痛發起燒來。身體像座殺戮戰場,想像中我的T細胞正執起戰戟奮勇殺敵對付入侵的病毒,戰況激烈得讓我不勝負荷幾度昏迷差點棄甲而去。
大概老人家說的身體不聽使喚就是這種感覺吧,連想下床上個廁所都得扶著床頭深恐跌倒。躺在床上時任體內殺聲震天血流成河也只能任憑宰割。偶爾清醒時也只能動動攤軟垂在棉被外的手,看看勉強還能伸屈的手指,確定自己還活著。
- Apr 12 Wed 2006 17:34
月光
好靜, 好靜的夜.
彎彎的上弦月, 映著地上不溶的雪.
葉已落盡的樹林掩映著遠處小城的燈光, 閃閃爍爍.
依稀可見小城裡的房子屋頂也還是白的.
這個小城, 得走三十分鐘的路下山才到得了.